民事刑事双追责,通航安全亮警灯
2025年8月20日,2022年江苏苏州太仓小型飞机坠毁事故索赔案(航空器损害责任纠纷)在太仓市人民法院正式开庭。作为国内首例因“黑飞”造成空难的索赔第一案,该案由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代理,遇难者家属向盛达通航、卓尔通航、海空雄鹰等多家涉事企业提出共计507万余元的高额索赔,同时,案件关联的刑事责任追究已取得突破——涉事飞行营地负责人管宇峰因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被判刑,涉事飞机运营负责人因伪造印章罪涉案被移送公安机关,成为国内首起黑飞空难中追究刑事责任并判罚责任人的案件。
黑飞酿惨剧:违规操作与犯罪行为交织
2022年7月5日,盛达通航一架租赁自卓尔通航的初级飞机在太仓电站村生态园野外起降点坠毁,机上乘客向女士与机长不幸身亡。这是一起典型的“黑飞”事件,调查显示,盛达通航未取得经营许可,却通过伪造空域批复文件开展飞行活动。卓尔通航出租航空器,海空雄鹰作为场地运营方,其负责人管宇峰组织未经许可的飞行体验,骗取遇难者家属信任,使其携遇难者一同前往营地体验飞行,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后续调查中还发现,涉事飞行营地负责人管宇峰长期冒充军人身份。2019年至2023年期间,管宇峰在与他人交往中,假冒现役军人,声称自己系海军、海军工程大学人员等,并利用网购的军装、军官证等物品,通过多种方式冒充现役军人,实施吸引他人投资、借款、免押金租赁车辆、洽谈合作等行为。
刑事与民事双追责:打击犯罪与高额索赔并行
本案的特殊性在于,它既实现了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也开启了黑飞空难全额索赔的司法实践。
• 刑事责任层面:2024年9月,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人民法院对管宇峰冒充军人一案作出宣判,被告人管宇峰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此外,盛达通航法定代表人刘志军因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另有一名涉案人员在逃,案件仍在进一步追查中。
• 民事索赔层面:距离事故发生已过去许久,遇难者家属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也在为寻求公正不懈努力。本案中,遇难者家属将多家涉事公司列为被告。家属认为,这些公司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违规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遇难者家属提出的507万余元索赔涵盖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多项损失。高额索赔不仅是对遇难者家属的经济补偿,更向整个行业释放了“黑飞必付出沉重代价”的强烈信号。
今日庭审现场,气氛严肃凝重。张起淮律师在庭审中指出,各被告公司的违规操作,严重威胁了他人的生命安全,导致了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发生。他表示,将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严谨的态度,为遇难者家属争取合法权益。案件审理过程中,各方围绕事故责任认定、赔偿标准等焦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遇难者家属情绪激动,他们表示,这不仅是为了经济赔偿,更是为了给逝去的亲人一个交代,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通航大发展背景下:黑飞必严处成行业底线
当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此案警示:行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黑飞”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更会阻碍产业健康成长。
作为国内首例黑飞空难索赔案与首起刑事追责判罚案,本案明确传递三大原则:一是黑飞即犯罪,必受严厉打击,任何规避监管、伪造资质的行为都将面临刑法严惩;二是索赔有依据,损失必全额追偿,企业与责任人需为违法操作造成的损失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三是安全是底线,发展不可逾越,通用航空大发展的前提是严守法治红线,通过严格监管、违法必究,筑牢行业安全防线。
随着案件审理推进,其结果将为通用航空领域的合规运营、责任认定、赔偿标准提供重要司法参考,推动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平衡。